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化工外贸预警网!

化工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点期刊 第35期

发布者:ccpit   时间:2011-02-28   来源:   点击:1322

本 期 导 读

 

预警信息:

英报关注“十二五”规划中国最环保发展战略

今年化工市场涨幅将收窄

美国呼吁禁止在食品和饮料容器中添加双酚A

2010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运行情况

欧洲联盟批准在瑞典建生物炼制厂

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 不容乐观

EU将四种活性混合物添加到生物杀灭剂指令中

ECHA已发布新版IUCLID传播插件

欧盟提高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

美欧诉华限制原材料出口 WTO初裁中国失利

REACH第一批六种需授权物质清单发布

加拿大有毒物质清单新增11种物质

 

专家与企业:

江山化工成功获得欧洲REACH法规正式注册号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引热议 大企业叫好小企业说难

法律法规:

关于发布《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

 

 

 

 

 

 

 

 

 

 

 

英报关注“十二五”规划中国最环保发展战略

 

生意社26日讯 英国《卫报》24日报道原题:在依靠污染工业实现繁荣后,中国筹划绿色增长

在经历30多年带来污染的经济增长后,中国是否能够转向绿色增长?未来变得更加环保的希望正在增强,中国将制订应对污染、浪费并扶持可再生技术发展的国家蓝图。

将于3月公布的“十二五”规划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环保的战略文件。持怀疑态度者警告说,工业污染这个环境威胁可能被另一威胁取代,那就是过度消耗。

《卫报》获悉,最终文件将包括抑制污染、促进清洁技术发展和开征环保税等措施。

学术界人士和政府顾问们说,其他尚在讨论的激进措施包括对能源使用设置上限,并且不再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业绩评价标准。

清华大学一位教授曾建议政府为能源消耗设置上限,在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时发挥作用。他说:“我们将首次看到一个尚不发达的国家率先使用一种新模式。这是重大历史变革。新的五年规划是中国引领绿色革命的机会。这场革命将使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脱钩。”

许多非政府组织和国际机构称这个建议具有惊人的牵引力。

“十二五”期间,黑色电力和绿色电力消耗都会增长。尽管煤炭使用量会上升,但北京会沿着低碳经济的发展轨迹继续开辟新路。中国的风力发电量已经在4年里每年增长—倍,并在2010年成为中国超越美国变成世界第一的又一领域。如今,世界前10大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商中有7家是中国企业。

未来的焦点有可能是核能和水力发电。预计未来10年,核能发电量将增长10倍。

中国的高铁网络规模将在两年内发展到比世界上其他地方加起来还大。中国国内一家汽车生产商说,中国很快将公布计划,到2020年,为1000万辆电动车开辟充电兼停车场所。在上述领域以及生态城市发展和公共交通建设等领域,“十二五”规划可能设置宏伟的投资目标。

对于笼罩中国许多城市的烟雾,长期解决方案将是对工厂和车辆实行更加严格的管制。上周,中国政府宣布将扩大污染治理目标,将一氧化氮和氨水列为治理对象。前者有三分之一来自汽车尾气排放,后者是化工厂和纺织厂排放的水污染物。

上海和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限制拥有汽车。政府还在发布环境数据方面采取了积极举措。从上月起,环境保护部网站上可以查到中国重点城市最新的空气质量和水质数据。

政府顾问们说,除非说服地方官员改变不惜一切代价发展经济的思维方式,否则大谈环保只是做表面文章。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认为这种情况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他说:“GDP增长必须放慢。这是自然而然的。在钢铁行业,我们的产量占世界总量的40%。已经没有进一步增长的必要了。”

尽管过去5年两位数的增长已经成为范式,但潘家华预计,下—个增长目标可能是8%9%。“十二五”规划将把可耕地保护、食品安全、野生动物保护和因修建公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而遭到破坏的地区的“生态恢复”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今年化工市场涨幅将收窄

 

生意社22日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1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1年国内石油和化工市场仍将保持上涨趋势,但涨幅将普遍收窄。预计石油和化工行业价格总水平涨幅为10%,预计比2010年回落6.1个百分点;其中化工行业价格涨幅为7.2%,与上年基本持平。

2011年主要的石油和化工产品市场预测情况如下:

一是化肥价格总水平涨幅在2%左右。2011年,我国化肥市场需求比2010年略有提高,因此化肥价格总水平涨幅在2%左右。2010年尿素市场的相对弱势可能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2011年钾肥市场将继续调整,价格可能与2010年大致持平;磷肥市场将保持较平稳态势,价格总体稳中趋升。

二是成品油价格涨幅约为6%2011年,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攀升,国内成品油价格将保持上行态势,但涨幅会大幅回落,成品油价格总水平涨幅约6%

三是基础化工原料价格涨幅约为9%。目前我国无机原料市场供给充裕,产能相对过剩;多数有机原料市场存在缺口,但面临进口的激烈竞争。2011年,基础化工原料市场的波动有可能加大,涨幅要小于2010年,平均涨幅约为9%,回落5.5个百分点。

四是合成材料价格涨幅约为5%。我国合成材料市场需求缺口仍较大。缺口主要集中在高端领域,中低端市场供给充裕,加上进口压力,竞争十分激烈。预计2011年,国内合成材料市场可能呈现震荡局面,价格总水平比上年略有上升,幅度约为5%。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板块的走势可能出现变化,合成纤维单体市场有可能出现高位回调走势。

五是橡胶制品价格或有2%的涨幅。预计2011年国内橡胶制品市场价格总水平与2010年基本持平,或在成本支撑下,有2%左右的升幅。

六是专用化学品(包括精细化学品)价格涨幅约2%2011年,专用化学品在成本支撑之下,仍将延续2010年走势,价格总体保持较高位运行,波动不大,涨幅约2%

 

美国呼吁禁止在食品和饮料容器中添加双酚A

 

鉴于美国对食品和饮料中BPA禁令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美国代表Edward Markey于近日提出禁止在所有食品和饮料容器中使用双酚A(BPA)的法案,并对其进行了讨论。

该法案包括一年的弃权声明,由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监管,给予制造商充分的时间寻求新的替代材料。同时,还要求制造商在收到声明后提交计划书,表明未来如何遵守声明,以及在容器上添加标签,以告知消费者是否使用BPA作为材料。

此外,法案还要求FDA对允许制造商在食品和饮料容器中使用的替代物质进行审查,并根据最新的科学数据对可能存在健康风险的物质进行限制。(来源:瑞旭技术)

    

2010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运行情况

 

生意社211日讯 2010年,有机化学原料行业(主要含烯烃、芳烃、醇、醚、醛、酚、酸、酮、酯类等)取得了较快发展,行业产值、进出口贸易和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以乙烯、纯苯、甲醇、冰醋酸为代表的基础有机化学原料行业实现产值12862亿元,同比增长36.8%;进出口总额605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其中进口总额356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出口总额249亿美元,同比增长33.4%。主要产品乙烯产量1418.9万吨,同比增长31.7%;纯苯产量553.1万吨,同比增长18.7%,精甲醇产量1574.3万吨,同比增长26.2%,冰醋酸产量383.9万吨,同比增长29.3%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宏观经济预期向好等因素作用下,行业价格总水平不断走高,在重点跟踪的73种有机化学品中,同比价格持平和上升的产品达到59种,约占80%,其中,苯酚价格上升近90%。但受下游产业增幅放缓等因素影响,行业投资明显减缓,新开工项目715个,同比下降3.1%固定资产投资1179亿元,同比下降10%,低于化学工业整体水平。

我国有机化学品需求量较大,供给能力不足,进口主要集中在在民营经济较为活跃的江苏和广东两省,20101-11月,两省进口量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0%。但也有个别品种,如甲醇等产能相对过剩,国家已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其健康发展。

 

欧洲联盟批准在瑞典建生物炼制厂

 

欧洲联盟已于2011127日批准瑞典能源局投资5.0亿瑞典克朗(5500万欧元)在瑞典Örnsköldsvik建设生物炼制厂。

该工业规模生物燃料验证装置将采用总部在DomsjöFabriker的技术提供商Chemrec公司的气化技术,将利用森林采伐残留物作为能源原料,生产生物甲醇或生物二甲醚(bioDME)

联盟委员会认为,该研发支持与欧盟的优先发展目标相兼容。

Chemrec及其合作伙伴于20099月通过研发支持开发了DomsjöFabriker生物炼制厂。

该装置将采用Chemrec公司的黑液气化技术与生产燃料的先进技术相结合。该项目的投资估计约为30亿瑞典克朗。建成后的装置将在双生产装置内生产14万吨生物甲醇或10万吨生物二甲醚。

Chemrec公司表示,与汽油或柴油相比,利用该公司的气化技术生产的生物燃料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95%,可用可再生燃料替代进口化石燃料。(来源:中国化工网)

甲醇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疲软 不容乐观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从今年5月起,在上海闵行区、山西、陕西推广高比例甲醇汽油M85M100,此举为拓展甲醇下游需求带来了一抹亮色。然而,此举对正处于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进口冲击等多重夹击下的国内甲醇行业而言,仅为杯水车薪,2011年行业走势仍然扑朔迷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甲醇行业应通过实施结构调整,开发甲醇能源技术和深加工新技术,以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同时积极淘汰落后产能,彻底改变行业面临的困境。

  2010年,我国甲醇行业虽有部分新建装置因不确定因素投产时间推迟,但全年甲醇总产能预计仍可达到3500万吨,产量大约1500万吨,有一半产能过剩。据了解,2010年底,国内原计划投产的甲醇在建项目共有25个,新增年产能合计861万吨,意味着2011年全国甲醇产能将超过4000万吨,产能的增加量已远远大于消费需求的增加量。另外,我国还有25个拟建或处于规划阶段的甲醇项目,年产能合计2440万吨,新建、在建装置的不断投产,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甲醇产能过剩的局面。

  进口甲醇的冲击仍然存在。进口甲醇由于具有低价优势,目前还在强势冲击国内市场。去年商务部公布的甲醇反倾销制裁结果,进口最集中的沙特并不在倾销之列,中东地区的进口货源渠道不受限制,令国内甲醇业界较为失望。商务部还决定将调查期限延长6个月,即本案调查期限截止日为20101224日。没有了反倾销的支持,国内甲醇市场行情将持续低迷。

  国内甲醇行业之所以受进口甲醇冲击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东一带的甲醇产品是以天然气或油田伴生气为原料生产的低价甲醇。而国内现有的约180家甲醇生产企业中,天然气制甲醇企业只有23家,年产能合计600万吨,只占国内甲醇总产能的29%,其余是140多家煤制甲醇企业和13家焦炉煤气制甲醇企业。虽然我国甲醇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力不强。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甲醇企业平均规模仅约年产12万吨,平均年产量只有6万吨,装置规模小,能耗物耗高,资源利用不尽合理,单位产能投资高,导致生产成本偏高,缺乏国际竞争力。相比之下,目前国际上最大规模的甲醇装置规模已达到年产170万吨,单位产能投资大幅下降,成本竞争力大为增强。且国外大型甲醇装置多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天然气两段转化或自热转化技术,相对煤基甲醇技术更加成熟可靠,转化规模受甲醇规模影响较小。

  需求低迷、下游产品推广难的市场格局,在2011年依然不会有太大的改观。作为甲醇行业重要下游二甲醚行业,2011年还将迎来一个重大利空。《城镇燃气二甲醚国家标准》将于20117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明确规定,二甲醚作为城镇燃气只能纯烧,而且要求专瓶专用。该《标准》的实施预示着二甲醚混掺液化气之路将被封死,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并拖累上游甲醇行业。而甲醇汽油虽以独特的优势已占领一片市场,预计2011年将迎来大范围推广,但政策缺失是甲醇汽油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只有等利好政策出台,行业的春天才有望出现。

  另外,目前甲醇下游产品中,甲醛、醋酸、DMF、草甘膦等多个品种产能严重过剩,其中甲醛产能过剩达32%,醋酸过剩达46%DMF过剩达50%,尤其是草甘膦,目前国内产能已经超过全球需求量的22%,直接导致需求疲软,并波及甲醇行业。

  鉴于甲醇行业现状,胡迁林建议:一是积极推进醇醚燃料的发展,制定和出台低比例甲醇汽油、二甲醚掺烧等相关醇醚燃料行业或国家标准,打开醇醚燃料应用局面,消化过剩产能。二是积极开展甲醇深加工技术研究,延伸产品链,在甲醇企业申报下游产品项目时国家可以适当给予优惠政策,以尽快推进下游产品的开发,拉动甲醇的消费。三是应严格控制产能总量,采取上大压小、产能置换等方式,淘汰落后产能,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四是大力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型甲醇、二甲醚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技术改造,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进程。(来源:环球聚氨酯网)

EU将四种活性混合物添加到生物杀灭剂指令中

 

欧盟委员会已修订了欧盟生物杀灭剂指令,新修订中包含以下四种活性化学物质:联苯菊酯(CAS: 82657-04-3),顺9,12-十四烷二烯乙酸酯(CAS: 30507-70-1),苯氧威(CAS: 72490-01-8),壬酸(CAS: 112-05-0)。(来源:瑞旭技术)

 

ECHA已发布新版IUCLID传播插件

 

ECHA已发布新版IUCLID传播插件,企业已可使用该插件查询其卷宗中哪些信息将被公布在ECHA网站上。对于单一物质的注册卷宗的过滤目前并无改变,但该工具现已可过滤基于分类方式的注册卷宗。

该工具的目的在于帮助注册人明确其IUCLID卷宗的哪些部分将被公布,一边企业确保其商业信息不被泄露。在卷宗在互联网上公布前,ECHA 将根据REACH119条规定,运用该工具模拟自动过滤。

该工具是IUCLID传播插件,与IUCLID5.2版本同步,现已可在IUCLID5网站免费下载。

ECHA 提醒企业,2010121日前提交的注册卷宗将在201131日公布。企业还有时间在此日期前使用该传播插件来更新其卷宗,已确保其卷宗的正确性。(来源:瑞旭技术)

 

欧盟提高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安全标准

 

近日欧盟发布2011/8/EU号法令,禁止化学物质——双酚A(BPA)被用于生产婴儿奶瓶。同时,要求所有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BPA允许迁移量不得高于0.6mg/kg。据了解,BPA因具有可提高产品透明度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加工生产塑料制品。一些动物实验表明BPA会引起大脑生物化学物质改变,影响人体免疫系统,以及提高乳腺肿瘤感病几率。目前,加拿大、美国与澳大利亚已先后禁止儿童用品中使用双酚A。丹麦和法国是推动欧盟出台上述法规的积极倡导者,并已成为欧洲最早禁用双酚A奶瓶的国家。我国在食品接触材料安全监管方面,并没有针对该种化学物质提出限定要求。

 

美欧诉华限制原材料出口 WTO初裁中国失利

 

生意社225日讯 日前,路透社报道称,在历时两年左右的美欧墨诉中国原材料出口限制世贸组织争端案中,世界贸易组织(WTO)初步裁决判定中国没有对9种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的合法权利。

据此,国际贸易专家称,这无疑对中国原材料出口政策是个巨大的挑战。更令人担心的是,虽然本案并不涉及稀土产品,但欧美国家若在世贸组织赢得此案件,下一个被起诉目标很有可能是稀土出口。

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昨日对此回应称,世贸组织专家组于218日向当事方散发了中期报告。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该报告仅向当事方散发,中方不便提供评论意见。该负责人称,目前报告内容仍处于保密阶段,中方将根据有关程序要求,妥善做好后续工作。

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表示,该案实质是欧美国家对我国原材料资源的争夺。

终裁将于4月发布

据路透社日前报道,美国贸易官员确认,世界贸易组织(WTO)就美国投诉中国限制部分工业原材料出口一案作出初步裁决,但表示美国不能就裁决作出评论。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Nefeterius Mc Pherson称,“我们可以证实WTO委员会已就美国投诉中国对用于生产钢、铝和化学产品的多种工业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的争端发表了保密的临时报告。”

她透露,目前该临时文件是机密文件,当报告发放给WTO成员国后才会公开。预计最终报告将在今年春末或夏初发放给WTO成员国。

《华尔街日报》218日也引述知情的贸易外交官和律师的说法称,周五WTO将发布一份初步报告,判定中国没有对9种原材料实施出口限制的合法权利。该律师还表示,最终报告将在4月公开发布,中国届时可选择上诉,但若败诉,中国将不得不取消出口控制或面临报复性制裁。

美欧对中国限制出口资源性产品的指责由来已久。2009623日,美国、欧盟正式在WTO框架内向中国提出贸易争端请求,称中国对铝土、焦炭、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黄磷和锌共9种原材料,采取出口配额、出口关税和其他价、量控制,违反了中国2001年加入WTO时的承诺,造成世界其他国家在钢材、铝材及其他化学制品的生产和出口中处于劣势地位。墨西哥于821日也提出磋商请求。世界贸易组织于20091221日决定设立一个专家组进行调查。

中国限制出口旨在环保

据了解,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限制几乎是WTO所有成员的一致性行动,许多发达国家对本国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更是倍加珍惜呵护。美国拥有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但从不轻易开采本土资源,而是依赖进口。美国还封存了国内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并明确规定绝大多数木材不准砍伐出口。

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表示,事实上中国出口限制旨在减少能源密集型及其他破坏环境的商品的出口,以保护环境,并降低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

北京WTO事务中心专家指出,本案从法理上来说,“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20条规定了成员方在履行其承诺义务时的例外条款。其中第7项明确规定,只要成员方的限制措施与其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的限制措施一起实施,则成员方有权援引这一例外条款对可用竭的自然资源采取保护措施。”

屠新泉说,而这次WTO实际仅听取了欧美的诉求;中国限制原材料出口以环境保护和降低顺差为目的,是符合WTO规则的;中国可考虑征收资源税等多种方式规避WTO的游戏规则。

值得注意的是,备受关注的稀土可能因此案被欧美国家再向WTO提出类似诉讼,此前欧美日已经多次就稀土问题向中国施压,并提出可能会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

2009年,在美国向WTO提交对中国限制9种原材料出口诉讼请求之后,美国前副贸易代表、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约翰·裴农努曾表示,如果美国诉讼获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将继续调查其他“中国出口限制”案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曾多次公开表示,2011年稀土出口配额中国会保障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所采取的出口配额限制措施,是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在开采、生产和加工出口领域三个环节并行实施,核心目的是保护环境。”姚坚强调说。

 

REACH第一批六种需授权物质清单发布

 

        20110217日,欧盟委员会在OJ上发布了条例(EC)No 143/2011,修订了REACH法规附件XIV,即发布了首批六种需授权物质的清单。 条例自在OJ上发布之日起第三天生效。第一批需授权物质清单如表所示:

  物质名

依据57112条的性质

过渡安排

豁免使用

常见用途

最迟实施期限(1)

日落时间(2)

15-叔丁基-246-三硝基间二甲苯(二甲苯麝香)

EC号:201-329-4

CAS号:81-15-2

vPvB

2013/1/21

2014/7/21

——

洗涤剂香料组份,水软化剂,衣物保养剂,清洗剂,空气清新剂及其它日用产品

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

EC号:202-974-4

CAS号:101 -77-9

致癌

1B

2013/1/21

2014/7/21

——

环氧树脂漆固化剂,某些通心管的固化剂,及黏合剂的固化剂

六溴环十二烷(HBCDD

EC号:221-695-9

247-148-4

CAS号:3194 -55-6

25637-99-4

α-六溴环十二烷

CAS号:134237-50-6

β-六溴环十二烷

CAS号:134237-51-7

γ-六溴环十二烷

CAS号:134237-52-8

PBT

2014/1/21

2015/7/21

——

用于建筑及机动车绝热材料阻燃剂,家具及汽车配饰阻燃剂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醇)酯(DEHP

EC号:204-211-0

CAS号:117-81-7

生殖毒性

1B

2013/7/21

2015/1/21

涵盖在条例(EC)No726/2004,指令2001/82/EC,和/或指令2001/83

/EC的医学产品的直接包装

用于室内外产品如地坪、吊顶、五金、电缆、塑料管、装饰图及织物涂层的塑化剂(提高材料柔韧性及工作性),用于黏合剂、密封剂、油漆、橡胶和油墨组份。

邻苯二甲酸丁卞酯(BBP

EC号:201-622-7

CAS号:85-68-7

生殖毒性

1B

2013/7/21

2015/1/21

涵盖在条例(EC)No726/2004,指令2001/82/EC,和/或指令2001/83/EC的医学产品的直接包装

主要用作材料(如地坪和皮革,织物涂层)的塑化剂,和黏合剂、密封剂、油漆、和油墨组份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EC号:201-557-4

CAS号:84-74-2

生殖毒性

1B

2013/7/21

2015/1/21

涵盖在条例(EC)No726/2004,指令2001/82/EC,和/或指令2001/83/

EC的医学产品的直接包装

特种塑化剂,用于室内外聚合物产品(如地坪)和高级纺织品

        注:根据欧盟审核结果,表中所注时间(包括最后截止时间和日落时间)预计会往后推迟一个月

加拿大有毒物质清单新增11种物质

        《加拿大公报》216日公布《加拿大环境保护法》Schedule 1有毒物质增加条令,加拿大环境与健康部门挑战计划(Challenge programme3批新增4种物质,第2批新增7种物质。加拿大环境健康部将着手处理这些物质的风险监管提案。第27种新增有毒物质:

物质名称

分子式

CAS

别称

Thiourea
硫脲

CH4N2S

62-56-6

-

1,3-Butadiene, 2-methyl-
异戊二烯

C5H8

78-79-5

isoprene

Oxirane, (chloromethyl)-
环氧氯丙烷

C3H5ClO

106-89-8

epichlorohydrin

Colour Index Pigment Red 104
钼红

-

12656-85-8

C.I. Pigment Red 104

Colour Index Pigment Yellow 34
颜料黄34

-

1344-37-2

C.I. Pigment Yellow 34

Cyclotetrasiloxane, octamethyl-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C8H24O4Si4

556-67-2

D4

Phenol, 2,4,6-tris(1,1-dimethylethyl)-
2,4,6-
三叔丁基苯酚

C18H30O

732-26-3

2,4,6-tri-tert-butylphenol

34种新增有毒物质:

物质英文名

分子式

CAS

别称

Ethanol, 2-methoxy-, acetate

乙二醇甲醚乙酸酯

C5H10O3

110-49-6

2-MEA

Ethanol, 2-(2-methoxyethoxy)-

二乙二醇单甲醚

C5H12O3

111-77-3

DEGME

1-Propanol, 2-methoxy-

(2S)-2-甲氧基-1-丙醇

C4H10O2

1589-47-5

2-methoxypropanol

2-Naphthalenol, 1-[(4-methyl-2-nitrophenyl)azo]-

C17H13N3O3

2425-85-6

Pigment Red 3

颜料红3

 

(来源:瑞旭技术)

江山化工成功获得欧洲REACH法规正式注册号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和应对,浙江江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12日成功获得了DMFDMAC产品欧洲REACH法规正式注册号,这标志着其获得了DMFDMAC产品直接出口欧洲市场的通行证,也是国内首家获得DMFDMAC产品欧洲REACH法规正式注册号的企业,并成功规避了欧洲针对化学品进出口设立的这一绿色贸易壁垒。

欧洲REACH法规正式注册成功,不仅拓宽了江化的出口销售渠道,也为其树立起全球最大的DMFDMAC生产供应商勇于承担社会绿色环保责任的良好形象;进出口部门也将借此契机,努力获取欧洲市场更多的订单和市场份额。(江山化工韦尚杰供稿)

 

《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引热议 大企业叫好小企业说难

 

124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联合对外发布酝酿多时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明确了多晶硅项目的规模、能耗等关键性指标。消息传来,引起业界热议和高度关注。一方面,有业内人士指出,《准入条件》的出台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打开了多晶硅项目上马的口子;另一方面,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准入条件》所列标准过高,将中小企业摒弃于多晶硅行业之外。《准入条件》对多晶硅行业发展影响几何?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争议新政

此次发布的《准入条件》与去年初的征求意见稿基本一致。“虽然大致相同,还是有些小的改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准入条件》规定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到2011年底前小于60千瓦时/千克,对这一更严格还原电耗的规定给出了一年的宽限期,使企业有时间来完成技术改造。

在孟宪淦看来,出台《准入条件》有其必要性,任何产业都应该有一定的准入标准,否则不利于行业的长期发展。  

他的观点获得一些业内专家与优势企业的认同。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表示,出台此政策有助于淘汰众多落后产能,提高我国多晶硅光伏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准入条件》并未引起业界的一致认可。一家小型多晶硅生产企业负责人就表示,已经接到整改的通知,因为没有更多的钱投入,只能转产。他直言,《准入条件》更多代表了龙头企业的意愿,并未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诉求。

产业整合在所难免

不管业界对此次下发《准入条件》的争议如何激烈,产业整合风暴已是山雨欲来。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多晶硅行业目前集中度太低,众多小企业盲目追求利润,造成了排放超标、能耗高,产生的效益远远比不上给环境所带来的损害,因此并不值得政策支持。

有消息称,目前中小企业的多晶硅成本在50美元/公斤,而江苏中能、江西赛维这样的大企业的成本已接近20美元/公斤,大企业的价格优势尤其明显。由此可知,即便不出台《准入条件》,国内的大多数中小企业也将因没有价格优势而最终倒闭。

“强者更强、弱者出局。”姜谦对多晶硅未来的行业格局做出如此判断。他认为,《准入条件》会让我国最终形成10家左右的多晶硅生产商,“而今年年底就会有四五十家小企业被淘汰。”

投资过热或将被抑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多晶硅行业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现象。国内多晶硅生产发展势头很猛,但真正懂技术能够达产的企业很少,很多企业在投入时,缺乏对市场的判断分析。不少企业声称自己产能很大,但厂房建立数年,却总是不达产。

华泰金融分析报告指出,《准入条件》规定在政府投资项目核准新目录出台前,新建多晶硅项目原则上不再批准,并规定了敏感区域项目的处置办法,此举在于抑制国内多晶硅投资过热问题。

据分析,多晶硅行业投资巨大,通常1000吨生产规模投资约在7亿元至8亿元,3000吨的建设规模、30%的最低资本金等条例规定,势必将一些“雷声大雨点小”,打着新能源概念,在资本市场圈钱的企业拦在了门外。

瑞银证券分析师李博表示,多晶硅项目在此次文件下发前,暂停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发文,实际上是把暂停的口子打开了,使本身想上而且能够满足其要求的项目,可以正大光明地上马了,所以对于多晶硅投资而言是一种更规范、更有效的管理。

在李博看来,《准入条件》下发后,对多晶硅项目的投资将不同于以前一拥而上的情况,而会严格按照《准入条件》的各项标准来决定是否准许其上马,因此对其投资审批的方式将会更加规范。(来源:中国贸易报)

 

关于发布《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现批准《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3项标准为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并由我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标准名称、编号如下:

一、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2-2010)

二、硝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6131-2010)

三、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GB 26133-2010)

按有关法律规定,以上标准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以上标准自201131日起实施。

以上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标准内容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bz.mep.gov.cn)查询。

  特此公告。

衢州市化工产品对外贸易预警办公室 中国国际商会衢州商会 版权所有

地址:衢州市西区白云中大道37号市级机关综合大楼 电话:0570-8358589   8021016

备案号:浙ICP备13026204号 访问量:8217560 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方大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