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预警信息:
聚焦:我国成功研发环保型聚氨酯发泡剂………………… 2
国内首个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联盟标准审定…………………2
北美另辟蹊径增产丁二烯…………………………………… 3
巴西政府对进口自中国的MMA制板启动反倾销调查……3
原创信息:
市化工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点组织企业参加专利分析讲座…4
衢州企业:
2013年4季度相关化工市场预测报告………………………5
REACH相关:
欧盟将批准4个生物杀灭活性物质…………………………7
日本公布新化学品小吨位申报期限…………………………7
ECHA就DEHP和DBP授权寻求公众意见………………8
欧食品安全局批准4种食品接触材料………………………8
法律法规:
环保部公示2013年第9批拟批准的《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证》…………………………………………………………9
预警信息
聚焦:我国成功研发环保型聚氨酯发泡剂
据了解,近日由淄博正华发泡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理工大合研发的绿色环保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CFA—A8在北京通过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是由我国首次化学合成的第一种、也是目前惟一一种完全水溶性的非水化学发泡剂,属于国内外首创。该产品有望替代世界上现有含氯氟烃的物理发泡剂。
据了解,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发泡工艺一直采用物理发泡剂,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氟利昂系列如CFC—11等,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严重。据统计,在聚氨酯硬泡的发泡工艺中发泡剂的用量大约为白料的20%,目前我国硬泡的产量大约为100万吨,每年的增长率为15%左右。其中含氯氟发泡剂的当前使用量大约为10万吨。
与会专家认为,聚氨酯化学发泡剂CFA—A8不含卤素元素,生产原料易得、成本较低、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清洁环保,市场前景广阔。该产品的研制成功,将有利于加速淘汰现有世界上含氯氟烃的物理发泡剂,对我国按时履行蒙特利尔协定书的国际公约,淘汰含氯氟烃化合物提供了技术支撑。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国内首个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联盟标准审定
近日,国内首个水性聚氨酯合成革联盟标准《水性聚氨酯合成革安全技术要求》在丽水通过专家组审定。该技术要求涉及甲醛、可萃取重金属、有害染料、塑化剂、防火溴代阻燃剂等14类35项指标。其中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富马酸二甲酯、二甲基甲酰胺、挥发性有机物总量等关键性指标限值大大严于油性合成革。
(来源:中国化工报)
北美另辟蹊径增产丁二烯
由于页岩气产量猛增,北美大量原有和新建裂解装置以乙烷等轻烃作为原料,导致丁二烯产量大幅减少,供应缺口增大。为此,北美另辟蹊径,通过开发生物技术和新工艺增产丁二烯,弥补缺口。
由于页岩气革命的蓬勃发展,美国的乙烯裂解工厂更多采用乙烷等轻烃作为裂解原料,成本比石脑油法低了一半,但这种工艺不会副产丁二烯。目前,墨西哥湾地区33套裂解装置的乙烷用量占全美乙烷用量的80%,预计2017年用量还会增加75%,导致美国丁二烯供应缺口进一步扩大。2007年以来,美国裂解装置的丁二烯产量已减少20%,丁二烯价格翻了一番。
2011年,美国丁二烯需求量为190万吨,产量仅为160万吨;今年以来,丁二烯缺口还在扩大,目前美国每年进口35万吨丁二烯。预测表明,2020年美国丁二烯需求量增加到240万吨/年,而国内产量只能达到190万吨/年,丁二烯进口量可能增加到52.5万吨/年。
面对供需缺口,北美企业在生产丁二烯技术上开动脑筋。一方面,从页岩气中回收丁烷生产丁二烯,不仅来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Enterprise公司预计,到2020年美国丁烷产量会增长75%,达到41.6万桶/日,因此公司考虑把脱氢装置用于将正丁烷转化为丁二烯。另一方面,北美企业在生物化工上下功夫,通过生物技术生产丁二烯。Cobalt公司宣布,计划在亚洲建首套生物丁二烯生产装置,预计2017年投产,采用传统的化学催化技术,用生物丁醇做原料生产丁二烯。
此外,北美企业还巧用一氧化碳生产丁二烯。英威达公司和朗泽科技公司签署协议,使用朗泽科技的气体发酵技术合作生产丁二烯。朗泽科技是一家多元化的燃料和化学品公司,能利用一氧化碳生产乙醇和丁二醇,并利用微生物将上述产品直接工业化转换为丁二烯。目前,该公司在新西兰的试验装置每年可生产1.5万加仑乙醇和丁二醇。
业内人士预测,尽管目前北美的丁二烯缺口仍较大,但随着正在开发的生产丁二烯的新技术逐步应用和规模化生产,未来丁二烯产量可能会提高。
(来源: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
巴西政府对进口自中国的MMA制板启动反倾销调查
巴西外贸委员会2013年11月14日发布第71号令,决定对进口自中国以及中国香港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板启动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南共市税号为3920.51.00。
(来源:和讯网)
原创信息
衢州市化工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点组织企业参加
专利分析讲座
为更好地推动氟化工行业发展,衢州市化工产品对外贸易预警点于2013年11月6日组织我市预警点企业参加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和中国石油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部在浙江省衢州市共同举办的“专利分析会”。
会议内容主要涉及:氟化工领域最新技术、工艺;美国杜邦、戈尔及日本大金等最新技术、产品市场分布、研发热点以及在华专利布局;国内外氟化工的专利趋势,国内氟化工市场的参与者情况;中国企业氟化工产品出口美国过程中遭遇的337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对策建议。
参会企业表示此次会议专业性较强,授课专家综合讲解了氟化工研发技术和专利诉讼等前沿信息,对氟化工行业国内外专利进行了深入分析,企业受益匪浅,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此类宣讲会。
(作者:化工预警办公室)
衢州企业
2013年4季度相关化工市场预测报告
一、三季度市场回顾
2013年上半年,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国内经济增长明显弱于预期,连续两个季度放缓。但是进入三季度以后,在国内稳增长政策的支持以及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形势趋好的外部环境拉动下,我国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数据显示,7、8两个月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出口活动逐步活跃,基建投资保持强劲,制造业投资有所增长。汇丰9月30日公布的数字也显示,经季节性调整的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9月份数值为50.2,与八月50.1的数值大致持平,显示制造业运行环比略有改善,幅度虽然轻微,但趋势向好。交通、五金、银行、消费和燃气等行业的景气度有所提升。石化、水泥、油气、房地产和造船业景气度较低。9月新订单与上月持平,新出口订单指数反弹,制造业企业补库存活动仍在持续但进程相对缓慢。
然而与我公司相关的化工市场与宏观经济略有转暖的形势存在一定的差距,仍未摆脱低迷态势,主要运行特点如下:
1、国际、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和产品产能扩张的矛盾加大。
由于经济的持续低位运行,有效需求并未在传统旺季得以改善,而制冷剂、氟聚合物、甲烷氯化物、己内酰胺等公司主要产品国内新增产能的释放仍在继续,产能过剩的恶果不断加大,市场依然艰难。
2、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偏低的问题并存。
虽然今年以来大宗原料如煤炭、工业盐、石油苯等大多处于下降通道,但是人工成本有增无减,节能环保投入不断加大,而产品价格却难以提升。企业不得不需要依靠控制装置开工率来维护产品价格。
3、工业增长和安全环保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加剧。
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的管控力度加大,公司一方面面临着加快自身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装置和新增、改进环保装置给工业增长带来影响,另一方面还面临着下游用户因安全、环保要求关停装置而带来的需求减少、销售压力增大的影响,企业后续市场开拓难度加大。
4、产品竞争力下降、汇率上升和贸易摩擦的增多对企业的对外贸易影响巨大。
当前,国外市场需求不振,但我国各方面成本上涨很快,以往的劳动力红利逐步削减,其他成本更低的新兴经济体如印度等国则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对国内外贸产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同时2013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快速上涨,对企业利润形成挤压;加之欧美国家不断进行的反倾销调查给公司下游产业带来较多的不利影响,外贸订单大幅减少,出口形势严峻。
二、四季度影响因素分析
1、外围经济企稳有望
现今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出现新的变化,发达国家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而新兴市场集体表现疲软。展望四季度,发达经济体将维持复苏态势,但复苏特征不尽相同:受高新技术、房地产以及页岩气等方面的拉动,美国经济呈现实质性复苏迹象;日本政策性复苏特征明显;欧洲经济有望延续周期性复苏,但走出困境尚须时日。相形之下,受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预期影响,新兴经济体金融风险需引起重视。
2、国内经济仍有隐忧
在外部经济弱势复苏的大环境下,四季度中国经济继续企稳向好的概率也增大,不过企稳回升的态势还是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不巩固性和不平衡性。虽然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出口和消费的增长为经济保持稳定甚至企稳回升奠定了基础,但是煤炭、钢铁等大宗基础材料低位盘整,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地方债务累积等制约经济回升的因素也同时存在,在终端需求没有显著启动的情况下,内生的库存变化是四季度经济回升的关键所在,但这一回升是短期的,没有增量需求入场的情况下,这种回升的天花板效应无疑较强,或许只能寄希望于外需的拉动。
3、化工市场低位盘整态势仍将持续
四季度的化工市场复苏之路依然充满艰辛。
首先,世界多国将进入需求淡季以及原油供应增长,中东地缘政治局势缓和,美国政府预算僵局及欧元区借贷数据疲弱,这一系列因素均导致油价在百美元徘徊,油价给予化工行业的支撑将不明显。
其次,虽然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化工行业下游信心有所提振,但是阶段性和季节性特点仍比较明显,而且产能过剩、供求失衡的矛盾难以改善,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历程依然漫长,行业恢复性增长的滞后性和缓慢增长的严峻性并存。
第三,虽然国家环保核查的力度造成部分同行企业负荷的降低,带来积极影响,但这一举措也是双刃剑,下游部分企业受环保风暴影响停产较多,给需求的增长带来新的困扰。
第四,美国QE3政策的逐步推出使得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这又将给原本严峻的出口形势带来更多的压力。
预计四季度石油价格的波动仍然会给化工市场带来了较多不确定性,化工产品市场行情仍会以资源供应充足,市场需求进入淡季的产品逐渐增多,市场观望心理趋强为主要表现特征,而且这种低位盘整的态势将维持较长的一个时期。
(来源:巨化集团经贸部 贾蓉)
REACH相关
欧盟将批准4个生物杀灭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