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欢迎访问化工外贸预警网!

氟硅产品对外贸易预警信息第9期

发布者:衢州氟硅产品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办公室   时间:2013-02-25   来源:   点击:1550

氟硅产品对外贸易预警信息

2

(总第9期)

 

衢州氟硅产品对外贸易预警机制示范点办公室          2013225

 

 


本 期 导 读

市场行情:

出口关税取消 萤石步入上升通道………………………………2

NPD Solarbuzz:多晶硅厂利用率低于70%……………………2

商务部下月初裁多晶硅双反税率 或影响前合同………………3

中国九种原材料出口后戏如何?…………………………………5

国外动态:

欧洲协会对禁止F-气体预充灌设备议案提出异议……………6

阿根廷禁止进口某些家用空调设备……………………………6

国内动态:

浙江发布氟硅产业创新试点方案………………………………7

制冷剂市场:价格低迷 环保替代大幕拉开………………………7

多晶硅领涨化工行业 周涨幅5.38%…………………………11

多晶硅双反不成立或象征性征收……………………………12

市场行情

 

出口关税取消 萤石步入上升通道

 

莹矿股、氟化工股于29日午后集体爆发,三爱富(600636)、多氟多(002407)一度涨超过5%,九九久(002411)、巨化股份(600160)涨幅也接近3%。市场预期,氟产品及上游的萤石将进入景气周期。

萤石价格步入上升通道

经世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从今年11日开始,我国萤石原本15%的暂定出口关税被取消。受此影响,萤石2013年出口市场被普遍看好,厂家提价意向积极。

来自生意社的统计数据显示,萤石粉价格11日的报价为1753.75/吨,一直涨至128日的1818/吨。

一名业内人士向《投资快报》工作人员表示,厂家普遍预料出口关税取消后,出口份额会有增长,目前对后市普遍乐观。

华泰证券于114日发表的化工行业周报表示,17日至111日这一周,浙江、江西地区萤石价格上涨,97湿粉主流报价1800-1950/吨,厂家多反映湿粉市场交投氛围较好,走货良好。

同时,下游氢氟酸企业开工情况好转,开工率渐高,对萤石的需求量较之前增加,加之氢氟酸企业进入囤货阶段,采购显积极。福建地区萤石资源丰富,质量较好,走货顺畅,97湿粉出厂报到2000/吨。蒙古、河南大部分厂家以出库存为主,价格较平稳,97湿粉出厂1650/吨左右。临近春节,厂家也适当进行囤货。

此外,据媒体报道,《氟化工产业政策》草案已上报工信部,最快有望年底发布。该政策将进一步严格准入,扭转恶性竞争,对龙头企业带来正面影响。

涉矿公司集体发飙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涉及萤石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巨化股份、三爱富、多氟多、ST宝诚(600892)、亿利能源(600277)、永太科技(002326)、兴业矿业(000426)泰禾集团(000732)、天业通联(002459)等。

当中,泰禾集团(000732)下属全资公司隆化海峡矿业有限公司今年先后购买了隆化县汤头沟镇河洛营萤石矿采矿权、大东沟萤石矿的采矿权。公司将在当地建设萤石矿选矿厂,有望于今年产生利润。永太科技于2011上下半年,以自有资金人民币9800万元购买了海南鑫辉矿业有限公司70%的股权。鑫辉矿业拥有的什统矿区矿产资源的矿石储量为158.09万吨,氟化钙资源储量71.79万吨。而多氟多近两年先后参股河北、内蒙等地六家萤石矿企业,总投资额已经超过6000万元。

二级市场上,29午后,相关公司集体爆发,其中,多氟多全天收报16.94元,涨4.31%,三爱富收报14.35元,涨4.21%,九九久收报11.98元,涨3.19%,巨化股份收报9.61元,涨2.89%,永太科技收报12.25元,涨2.17%。其他个股均蠢蠢欲动,各有涨幅。
                                                             
(来源:投资快报)

 

NPD Solarbuzz:多晶硅厂利用率低于70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NPD Solarbuzz的最新数据,2012年多晶硅价格持续下滑,最终为该行业带来一些理性思考,一级供应商日前将工厂的利用率削减至低于70%

多晶硅价格在过去两年大幅下滑,最终现货市场的价格约为每千克15美元,创历史新低。结构性产能过剩及需求低于预期是推动因素,迫使许多公司完全关闭工厂或干脆退出该行业。

然而,2012年主要的大容量生厂商继续保持高利用率(通常在90%的范围内),以尽可能保持低生产成本。NPD Solarbuzz分析显示,虽然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二季度平均销售价格(ASP)下滑70%,但是生产商仍保持着高利用率。

NPD Solarbuzz副总裁查尔斯·安尼斯(Charles Annis)指出:多晶硅制造商力图以最优生产能力运营工厂,通过提高产量摊开折旧成本,最大限度提高生产,使成本结构降到最低。这通常会导致产量达到最高,避免停工或启动成本,并能够批量采购原料。

2012年后期出现价格下滑,据说是由于中国多晶硅高库存水平所致。

该市场研究公司表示,2011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三季度间,中国光伏应用消耗约18.8MT多晶硅,而该国26.6MT的材料来自国内生产及国外进口。

中国当局公布的数据支持表示,多晶硅进口大幅攀升,由于平均销售价格远低于生产成本,致使多数国内生厂商停产。NPD Solarbuzz表示,2012年,过剩供应达7.4MT

安尼斯补充道:“2012年第四季度末供应的合理化最终开始稳定多晶硅价格,并且这一趋势将持续到2013年第一季度初。即使如此,鉴于多晶硅制造商希望尽早提高利用率,预计价格压力仍将很大。此外,仍有数家多晶硅工厂目前即将竣工,但是这一新产能可能将继续闲置,直至终端市场光伏需求提升。
                                                            
(来源:Solarbuzz

 

商务部下月初裁多晶硅双反税率 或影响前合同

 

中国商务部对来自欧美韩的进口多晶硅双反初裁有可能会在2月下旬有结果。

昨日,工作人员从多方了解到,部分业内人士预计该双反的初裁税率可能会在20%以上。这一税率若实现的话,中国多家光伏下游生产企业在多晶硅合同的执行上也将有变。其中部分公司可能会与海外企业解约,节省一笔额外的采购开支。

初裁税率或20%以上

从今年元旦以后,一些多晶硅的上市公司股价就有不同程度的上扬。保利协鑫的股价在节后的几天内大涨了40%;大全新能源(DQ.NYSE)的股价异动来得晚了一些,但8天内涨幅也超过了70%

众多光伏业内人士认为,这些多晶硅企业股价的上扬,可能与商务部或在2月底公布双反调查结果有关。这一时间或比原定时间有所提前。该调查从2012111日开始,通常会在2013111日前结束,但参与这起反倾销调查的一位律师向我们工作人员透露,今年6月参与各方可能会全部走完流程。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透露,他们猜测多晶硅的初裁税率有望在20%50%之间,初裁之后,海外的涉案多晶硅公司需向有关部门缴纳保证金。假设终裁的税率低于初裁税率的话,这笔保证金将多退少补。但他也强调,最终的税率情况,仍要等待商务部的结果。

而高华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则认为,此前商务部没有透露(这一双反)潜在关税的规模、范围等,我们也注意到,欧盟针对中国晶体硅光伏组件和关键部件的反倾销调查也从201296日已开始。

该券商分析师在报告中提到,尽管商务部的双反调查行为显示了中国政府支持处境艰难的太阳能行业,但由于2011年超过60%的中国出口太阳能产品也销往欧洲市场,中国和欧盟间的光伏贸易摩擦的日益升级,也可能为中国太阳能企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合同变数

双反的这一裁定,可能会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的上扬。但对国内的下游组件企业而言,萦绕它们的一个问题是,多晶硅合同该怎样执行。

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多晶硅合同一共分为几种:一是长期订单(下称长单”),确定金额和数量;另一种是执行现货价的随行就市合同。后一种已成为了包括保利协鑫、赛维、洛阳中硅、大全新能源等多晶硅上游公司最通用的方式,中国多晶硅企业都不想失去大客户。即便他们此前与尚德、阿特斯等这样的下游公司签了长单,但几乎全数作废,早在去年就改成了现货合同。

海外多晶硅供应商则不同。目前,中国的多家下游光伏公司手头上仍有4050美元/公斤的多晶硅海外长单需执行,而市价已跌到了1718美元/公斤。但当初买卖双方对长单做了严格约定,一旦解约,中方企业将支付大量违约金。

尽管此前下游光伏公司天合光能(TSL.NYSE)称,自己并没有10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合同在手,但其到底有多少未解约、仍在执行的海外多晶硅长单,并没有详尽说法。

据业内预测,未来十年,中国光伏企业与各方签订的需要执行的长单总额可能仍高达200亿~300亿美元。

前述知情人士称,上下游公司当初在签订长单时,可能会写明一个不可抗力。如果彼此将双反也列为不可抗力之一的话,那么下游企业就很有可能以此作依据,与上游的海外多晶硅公司实施解约。

目前,国内外的十大多晶硅生产厂中,仅有6家还在开工,其中美国的REC(硅烷法)生产开工率还维持100%,而包括德国瓦克、中国保利协鑫、韩国OCI等公司也只有50%80%的开工率。国金证券(18.41,0.20,1.10%)统计数据表明,其他如赛维LDK、新光硅业、永祥、瑞能等公司都处于停产阶段。

而一家国内多晶硅公司的管理层也表示,双反因素及光伏整体需求提升等影响,会促使今年的国内多晶硅产量有所增加,约在10万吨左右,而去年是6万吨(占全国多晶硅总销量的40%左右)我们这样上万吨规模的多晶硅企业,并不希望多晶硅价涨得太快,维持在25~28美元/公斤就可以了,比我们的成本略高一点。反之,如果多晶硅价格涨得太快,一些中小规模的多晶硅企业也会开始大量复苏并生产,可想而知随后又将是一场价格恶战,很快大家再度陷入亏损停产的状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九种原材料出口后戏如何?

 

20117月,WTO初裁确认,中国对九种原材料实施出口税和出口配额限额违背了国际贸易法则,必须加以改正。自2012222起,中国开始按世贸组织规定执行九种原材料案的判决,为期10个月零9天。但从目前形势看,取消关税以及配额制度并未对相关产品的出口量产生明显影响。

中国和美国通知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称已就中国对原材料出口的限制措施案(DS394)争端解决机构建议和裁决执行中涉及的各程序事项达成共识。该通知于123日向全体成员公布。

2012222,争端解决机构通过了中国对原材料出口限制措施案的建议和裁决。根据《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第21.3(b)条,美国和中国通知争端解决机构,称已就合理的执行期限问题达成共识,为10个月零9天,即截至20121231

一位接近本案的知情律师向国际商报工作人员表明,该共识的意思即为,在九种原材料案执行期满之后,如果美国对中国的执行结果不满意的话,可以要求执行专家组程序,届时世贸组织将成立专家组来研究判定中国执行裁决的情况。

该律师透露,目前案子在正常地走程序。

20096,欧盟、美国、墨西哥联合向WTO提起针对中国的九种原材料诉讼,声称中国对铝土、焦炭、黄磷、萤石、镁、锰、金属硅、碳化硅和锌9种原材料实施出口配额和出口关税,认为中国此举违反了加入WTO时的承诺。

20117,WTO初裁确认,中国对钢铁和化工产业原材料实施出口税和出口配额限额违背了国际贸易法则,必须加以改正,并称中国必须马上降低出口关税,并解除出口限额,以符合其作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义务

对此,国家财政部去年1217日公布的《2013年关税实施方案》显示,除黄磷外,其他8种原材料退出了《出口关税税率表》,其中镁、焦炭、萤石、锌、锰、金属硅等6种原材料的出口关税已取消。新关税实施方案自今年11日起执行。

除了出口关税之外,出口配额备受关注。碳化硅自2008年以来,没有出现在出口税目表中,但一直存在出口配额。2012年萤石、镁、黄磷等也有不同数量的出口配额。

2012111,商务部发布的《2013年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口配额总量》名单中,没有了矾土(铝土)和碳化硅。

中国正按世贸组织规定执行九种原材料案的不利判决。联合金属网分析师穆文鑫对国际商报工作人员说,焦炭配额取消之后的一个月,出口量达10万吨。

2012年,中国焦炭产量共4.4亿吨,其中出口了102万吨,出口占总产量不足2%

穆文鑫说,目前取消了配额制度的焦炭出口实行登记制,出口企业去海关登记出口量,不再实行配额管制。

拿掉配额之后,更多由市场支配的出口量主要受出口价格的制约。由于中国焦炭高达98%供给国内,出口量小,因此并不受国际价格牵制,而以国内价格为准。

中国焦炭主要出口印度,到岸吨价为320美元,高于其他国家出口的305美元左右,并不具备价格优势。这一个月,印度买家询盘较多,成交并不积极。所以,取消配额之后,中国焦炭出口量并不一定会大幅增加。穆文鑫说。
                                                            
(来源:国际商报)

国外动态

 

欧洲协会对禁止F-气体预充灌设备议案提出异议

 

欧洲供暖工业协会(EHI)、欧洲热泵协会(EHPA)、欧洲能源与环境合作小组(EPEE)、欧洲空气处理和制冷设备委员会(EUROVENT)以及国际冷冻冷藏运输设备协会联合会日前共同发表声明,表示支持欧盟委员会对F-气体法规进行修订和进一步完善。但是,他们对有关禁止制冷剂预充灌设备的议案提出质疑。

声明指出:我们认识到需要找到解决预充灌设备的方法,以确保委员会议案的完整性。这种禁止会适得其反,并给政府、行业和用户带来大量棘手的问题:

1、增加制冷剂排放和能耗:现场充灌的精度不能满足,这将导致制冷剂的排放量增加,仅在空调和热泵行业里,到2020年将至少增加100万吨CO2当量排放。另外,如果设备充灌量过大或不足,都会对能效产生影响,可以导致能效降低10%左右,这也是变相地增加了排放。

2、增加成本:由于制冷剂成本增加,到2040年整个系统的成本至少增加5亿欧元。

3、安全性:在工厂对设备进行预充灌并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制造商对设备进行制冷剂预充灌是为了检查制冷剂循环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这个过程确保设备在任何时间都处于安全状态,尽可能地减少现场充灌的需要。这也是制造商保证设备品质的必要步骤。

4、资源利用效率:事实上,禁止议案使得制冷剂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额外增加了两个步骤,第一步当然是在工厂进行以检测为目的的预充灌。然后,制冷剂将被抽出,可能混合了压缩机油或废物。在该制冷剂再次使用时,它将作为废物运输到制冷剂供应商,进行清洁。

5、推迟产品使用:由于安装时间将更长、成本将更高以及工作强度更高,而获得培训的合格安装商的数量在短期内不会增加,这就使得终端用户将面临产品不能按期使用的风险。

我们行业协会呼吁议会认真考虑有关禁止预充灌制冷剂的设备销售,并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案确保制冷剂削减的进程,而不会发生上述所列的5大问题。

(来源:暖通空调在线)

 

阿根廷禁止进口某些家用空调设备

 

阿根廷当局于20121213日发布第1640/2012号决议,禁止制造、装配和进口额定功率不高于21千瓦的,且使用臭氧层消耗物质氯二氟甲烷(chlorodifluoromethaneHCFC-22)的家用空调设备。决议于2013630日生效。该物质已列入蒙特利尔协议(Montreal Protocol)附录C类别1中。阿根廷在商业领域对该设备的禁令将于2013930日起实施。禁令涵盖的空调设备包括(1)无管空调;(2)紧凑型窗式或挂墙式空调;(3)分体式空调;(4)便携式空调;(5)管道式空调。HCFC-22201311日起禁止在阿国内销售,但家用空调的制造及装配方将允许在2013430日前进口HCFC-22,只要进口量不超过2011年生产商或装配方购买的制冷剂总量的5%
                                                 
(来源:WTO检验检疫信息网)

国内动态

 

浙江发布氟硅产业创新试点方案

 

春节刚过,巨化集团、浙江中天氟硅等浙江骨干氟硅企业就迎来了省委省政府的一份贺礼——由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省经委、省国资委四部门联合制定的《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工作方案》发布实施。

根据《方案》,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浙江省政府重点支持氟硅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及龙头骨干企业创建企业重点研究院,围绕氟硅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氟硅新材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要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攻克一批氟硅新材料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创新水平。

鉴于当前浙江省氟硅新材料产业集聚衢州的实际,结合衢州氟硅新材料企业的规模实力、技术研究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方案》确定巨化集团、中天氟硅、中宁硅业、凯圣氟化学、歌瑞新材料、海蓝化工、开化合成材料、富士特集团等8家企业为首批启动试点单位。

其中,巨化集团公司主攻方向为高端氟聚合物系列、新型含氟专用化学品和新型ODS替代品等高端氟材料的创新研究。其目标是经过3年的努力,力争拥有专利100件以上,完成高端氟聚合物系列、新型含氟专用化学品、新型ODS替代品等重大高端氟材料项目的研发;打造人才结构合理、创新活力明显的企业千人研究院,成为技术、产业和应用水平均居国内领先、国际前列的氟材料产业基地。另外7家企业亦各有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

为支持浙江氟硅新材料产业开展技术创新,《方案》提出了4条具体措施:一是资金支持,从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中,安排补助资金共计5500万元;二是设立氟硅新材料研究重大专项,由重点企业研究院主持,编制技术路线图,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技术;三是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四是加强协调和工作指导。

                                                         (来源:中国化工报)

 

制冷剂市场:价格低迷 环保替代大幕拉开

 

 对于冰箱、空调整机企业来说,过去的一年,制冷剂的采购为他们省下了不少成本。R22R410A等制冷剂的价格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下行以来,就再没抬起头,整个2012年更是凄凄惨惨戚戚。制冷剂主流企业哀鸿遍野,一片自救之声。

在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以R22淘汰为核心的环保制冷剂替代大幕,自2013年正式拉开。随着环保制冷剂替代进程的深入,制冷剂市场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即将呈现在眼前。

整体市场低迷,价格持续走低

2013116,制冷剂行业巨头巨化股份发布的2012年度业绩预减公告显示,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2年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减少60%70%。公告解释称,行业产能扩张,国内外经济放缓、需求减弱,导致公司主要产品供大于求,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是巨化股份2012年度净利润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目前制冷剂行业的国内主流企业巨化股份、东岳、梅兰、中化太仓、中化蓝天、粤安、中炜等,几乎均在2011年选择了扩产,只是项目有所不同。一时间,R410AR32R134a等制冷剂产能迅速扩大,市场需求却如中国制冷整机市场一样,2011年下半年陷入下滑境地,2012年进入谷底。

巨化股份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2011年年底,业内人士已经预判2012年将是行情较差的年头,但制冷剂企业利润的大幅压缩还是让人措手不及。该人士分析认为,制冷剂市场低迷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中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消费水平下降,总体市场需求不足;二是与制冷剂关系极为密切的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产业,陷入长时间低迷的境地;三是制冷剂企业扎堆扩产,整体市场严重供过于求。

根据统计,2012年中国累计销售家用空调10487.97万台,同比减少3.89%。虽然家用空调产销量自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有所好转,但最终没有扭转2012年全年产销量下滑的境遇。与此同时,中央空调市场增速也明显下滑,艾肯制冷网最新发布的《2012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国内市场受到欧债危机和招工难、成本高、资金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国中央空调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进入下半年后,行业困境得到缓解,大批项目开始招投标,且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继续加大,市场容量得到增长。2012年全年市场容量同比增长近10%,但增速回落明显。

制冷领域的市场低迷态势严重影响了制冷剂的采购需求,美的空调某采购负责人对《电器》工作人员表示,2012冷年和2013冷年,美的制冷剂采购量回调明显,即便如此,制冷剂企业的竞价仍然十分激烈。长虹空调某采购负责人也称,2012冷年的制冷剂采购对节约企业成本起到了关键作用,2013冷年制冷剂的采购预算比上一年度还要低。

即便如此,多数制冷剂企业人士在20122月仍对《电器》工作人员表示,制冷剂价格将趋稳,但事实比预期要糟糕得多。带着极为低迷的市场态势,制冷剂产业来到了正式冻结R22使用量的2013年,R22的淘汰进程将诱发制冷剂行业的一系列变革,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即将展开。

R22:正式进入冻结期

R22作为家用空调及中央空调中应用最广泛的制冷剂,多年来凭借优异的制冷制热性能,早已成为制冷剂行业的支柱,也因为其高ODP值和高GWP值而被全球环保机构视为必须淘汰的HCFC制冷剂。

2011年下半年R22的价格开始进入下滑通道以来,2012R22的价格几乎以跳水的形式贯穿始终。多地散水价格表明,R22制冷剂在2012年年初尚能有14900/吨的水平,2012年年末却跌至9000多元/吨,2012年全年价格跌幅近40%。这一最新价格水平与201135000/吨的最高价格相比,跌幅甚至超过70%

业界人士在分析R22价格跳水的原因时总结有三点:一是2012年全年R22制冷剂的上游原料氢氟酸行情大幅下跌,跌幅近20%,同期另一原料三氯甲烷行情也大幅下跌,跌幅超过45%R22成本大幅下降;二是下游家用空调行业需求低迷,空调行业开工率也不高,对制冷剂的需求量不大,制冷剂采购行情大幅下滑;三是制冷剂经销商拿货积极性不高,厂家库存居高不下。此外,由于国家对萤石矿的开采实行管制,并将萤石矿视为重要资源实行管理,萤石的价格长期看涨。萤石是氢氟酸的重要原料,萤石价格的高企,影响了氢氟酸的价格,间接压缩了R22的生产成本空间。

业界人士称,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定价权偏向买方以及上游萤石价格上涨压缩利润空间,是巨化股份、东岳等R22大规模供货商2012年利润受到很大影响的直接原因。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079月,《蒙特利尔议定书》第十九次缔约方大会通过HCFC淘汰加速调整案,中国承诺从2013年开始,将传统制冷剂R22的使用总量冻结在20092010年的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2015年削减10%2020年削减35%2025年削减67.5%2030年削减100%

事实上,早在2012年,中国就已经开始试行HCFCs生产配额许可证、原料用途生产许可证、使用配额许可证及销售备案管理。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12年第14号公告目录第9条,要求淘汰以氯氟烃为制冷剂的制冷产品。

根据R22的淘汰计划,家用空调行业要在2013年实现将R22的使用量冻结在基线水平74700吨,2015年实现在基线水平上削减10%,第一阶段共淘汰10670吨。而工商制冷行业则要在2015年实现淘汰约9500R22。也就是说,根据中国政府的承诺,R22从现在开始正式进入使用总量冻结时期。未来两年时间内,仅家用空调和工商制冷领域就将淘汰超过2万吨R22

梅兰有关负责人对《电器》工作人员表示:可以肯定的是,R22将从现在开始逐渐减少市场供应量。由于规定R22可以作为R32等环保制冷剂的原料保持生产线,现在有实力的主流企业均在部署R22的生产转型,由成品提供商变为原料供应商。

业界普遍预测,尽管海外市场20余万吨的R22产能正在快速关停,国内也不再新批R22生产线,但2013R22的总量仍呈供大于求的状态,价格难有大的起色。受访企业均表示,2013R22的价格水平应略高于2012年。

目前R22的主要供应企业仍然是东岳(产能20万吨)、巨化股份(产能15万吨)、梅兰(产能10万吨)等大型国内企业。

R410A:供应放量

作为取代R22的环保制冷剂,R410A早在几年前就被众多家用空调企业所采用,甚至一度当作卖点来宣传。近4年来,快速崛起的变频空调更是普遍采用R410A制冷剂。

R410A的价格从20118月的4.72万元/吨一路下跌,20131月的最新散水价格显示,R410A的价格在1.95万元/吨的水平,价格跌幅近60%。由于R410A是由R125R32混配而成,这两种制冷剂单体的供应水平及价格直接影响了R410A的价格走势。

据格力电器某采购负责人介绍,格力目前与杜邦、巨化股份、梅兰等公司均有大批量的R410A采购合作。“2012年我们R410A的采购量没有减少。事实上,从各方数据可以看出,尽管空调市场整体低迷,以R410A为代表的新型制冷剂,2012年在制冷领域的使用量并没有大幅减少,反而在2012年下半年有明显回升的趋势。从中怡康公布的2012年空调市场占有率数据上看,变频空调已从2009年的17.37%猛增至2012年的52.93%,预计2013冷年将达到60%

变频家用空调、直流变频多联机在2012年拉动了R410A的需求。由于R410A的中国区混配专利在2011年底失效,中国地区的R125以及R32供应量猛增,导致R410A的供给增速远大于需求增速。R410A很少散货销售,基本是直供整机厂,价格自然难以涨上去。某外资制冷剂巨头有关负责人对《电器》工作人员表示。

事实上,正是由于R222013年进入冻结期,R410A的混配专利又于2011年底在中国失效,在R22至今没有一个成熟的替代方案的情况下,虽然R410AGWP值很高,但ODP值很低,仍被视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求量较大的产品。此外,由于采用R410A的变频产品在制冷领域高歌猛进,国内制冷剂企业纷纷看好R410A的发展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R22替代已经进入预定程序,在碳氢制冷剂无法大规模参与替代的情况下,R410A已被定为家用空调R22的重要替代产品。根据中国房间空调器HCFC替代计划,在2015年之前改造的35条生产线中,R410A的空调生产线占17条,按照25万台/年的产能设计,这17条生产线将拥有425万台的年产能。在工商制冷HCFC替代方面,R410A也作为重要的辅助方案列入替代计划。

业界人士称,由于R410A是由R125R32混配而成,R125R32的规划建设项目激增,仅R125就有近10万吨的年产能增长。不过,由于市场疲软,部分已建成的装置迟迟未投入生产。今后几年,R125R32R410A的产能将不可避免地过剩,R410A将向充分竞争市场发展,市场价格不会高涨。

目前,R410A的主要供应商为霍尼韦尔、杜邦、巨化股份、梅兰等。

R134a:价格持续走低

R134a广泛应用在汽车空调领域,在冷柜生产中也有涉及,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中低温环保制冷剂。R134a以良好的综合性能成为一种非常有效和安全的R12替代品,主要的应用领域即以往R12的应用领域。

在价格方面,R134a2011年最高峰的近8万元/吨一路下跌,继2012年前三个月短暂上涨之后,价格跳水,201212月末,R134a的散水均价在2.5万元/吨左右,累计跌幅近70%

中华太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R134a市场低迷的态势让我们压力很大。对于价格低迷的原因,他认为有几方面:一是R134a上游原料三氯乙烯和氢氟酸的供应价格下跌约15%,制造成本下降明显;二是R134a下游汽车行业销量仍不乐观,2012年中国汽车产量同比下降20%30%,对制冷剂的需求也相应减少;三是R134a市场供应充足,经销商观望心态很重。

东岳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据统计,2013年全世界R134a的需求量在16万吨左右,而这一年R134a的国内产能为25万吨左右,整个市场处于严重的供过于求状态。

2011年是制冷剂市场最为火爆的时期,各大R134a生产企业采取各种手段积极应对R134a供应不足的状况。据悉,浙江浦江百炼化工有限公司以原有的生产线为基础,新建了一套年产1万吨R134a的生产线,R134a的总体年产能提升为1.5万吨。三美化工新建年产1万吨R134a的装置。中化近代环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江苏康泰氟化工有限公司和山东东岳化工有限公司等都在那时提升了R134a生产装置的开工率,中化近代环保化工(西安) R134a的年产量已提升至3万吨。但是,在众多新装置并未完全稳定生产的情况下,制冷剂市场行情进入了持续下行的通道,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令R134a的价格进入低谷。

R134a生产企业不安的是,目前包括霍尼韦尔在内的众多制冷剂巨头正在加紧研发R134a的替代产品。据了解,虽然R134aODP值为0,但是具有较高的GWP值,同R410A一样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制冷剂。因此,关于R134a的替代,一直被视为技术热点受到广泛关注。

据杜邦有关负责人介绍,欧盟已经规定从201311日起,所有新车型禁止使用R134a。美国也将从2014年开始限制使用R134a。据了解,拥有全球专利的杜邦HFO-1234yf是目前最可能的大规模替代产品。国外已经就HFO-1234yf的车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奥迪、宝马、克莱斯勒、戴姆斯勒、福特、通用、本田、现代、捷豹、马自达、PSA、雷诺和丰田13家汽车生产商参与其中。HFO-1234yf已被美国环保部和欧洲REACH法规认可为R134a的环保替代品。

据了解,目前国内的R134a生产商也在积极研发或引入R134a的替代品,但由于技术难度颇高,这一动向有实质性进展的,仅有如三爱富同杜邦展开合作项目这样的战略行动。

市场低迷的需求、过剩的产能以及替代品如火如荼的开发,对R134a的价格走势产生了明显的打压。业界人士普遍预测,R134a的价格在2013年将继续下跌。

R290:期待市场开启

2013年,R22的淘汰进程正式开启,ODP值为0GWP值很低的碳氢制冷剂受到行业的关注,并被政府、行业协会机构所认可,目前在家电上使用的碳氢制冷剂主要有R600aR290。在中国,R600a已经广泛应用于冰箱,R290则从2011年开始尝试应用于家用空调领域。然而,R290至今仍没有实现在家用空调领域的批量供应。

濮阳市中炜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对《电器》工作人员表示:“R600a价格走低,但没有太大的波动,而R290迟迟没有大规模的发展,令人失望。目前中炜在努力推动自己的R433b碳氢制冷剂。

事实上,2012年,虽然格力有一条R290空调生产线开始批量供应马尔代夫和德国市场,但产量很小。美的、海尔的R290空调也仅仅处于试生产阶段。

中炜有关人士称,由于碳氢制冷剂属于天然工质,对大气无污染、对臭氧层无破坏和温室效应几乎为零,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使用。现在德国的冰箱、冷藏/冷冻库有95%的制冷设备已采用碳氢制冷剂,英国一些大的连锁超市中,80%的冷柜已采用碳氢制冷剂。但在中国,由于R290的可燃性依旧缺乏标准规范和相关指导意见,相关各方仍在对其生产、使用中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全面推广期还没有到来。

根据中国房间空调器HCFC淘汰计划,2013年开始,改造35R22空调生产线的行动应按时开始。其中,至少18R290空调生产线合计产能将达450万台。据《电器》工作人员了解,这一计划的首批签约基本确定于2013年上半年进行。此前,工商制冷的首批HCFC淘汰签约项目已经落实,但工商制冷R22的淘汰计划以R32为主,碳氢制冷剂在国内的发展希望,几乎寄托于R290空调的上马生产。

由于碳氢制冷剂的生产相对容易,很多制冷剂厂家均表示,一旦碳氢制冷剂市场打开,将迅速实现产品跟进。也正因此,R290的供需并未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市场还在培育和推动之中。

据了解,中国R600aR290的生产厂商主要有山东粤安化工有限公司、南京金陵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炜以及一些炼油厂。

(来源:电器)

 

多晶硅领涨化工行业 周涨幅5.38%

 

化工市场迎来新年开门红。据生意社价格监测,上周工信68价格涨跌榜中环比上升的商品共25种,己二酸、多晶硅、正丁醇领涨。其中多晶硅价格大涨,成为市场亮点。

生意社化工行业分析师张明表示,今年的化工市场启动较早,光伏产业的多晶硅、聚氨酯产业链的己二酸、化肥产业的尿素、氟化工产业链的R22R134a等多个产品领涨。

据介绍,化工市场中,涨幅较大的己二酸周涨幅达到4.67%,涨幅较年前大幅扩大;跌幅冠军PTFE分散树脂的周跌幅仅在-2.02%,跌幅较年前也大为收窄,为化工行业新年开门红奠定了基础。另外,受益于国际市场成交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东北、中原地区春耕需求的启动,尿素价格也大幅上涨。己二酸、正丁醇等有机产品上涨则是因为一方面得到有力的成本支撑,一方面较低的装置开工率使得厂家在产品定价权上占据主动。

张明认为,多数产业链将进入传统旺季,厂家提前炒作,融合国际市场利好,一季度开局将令人满意。

此外,工作人员了解到,长假过后,多晶硅价格也出现暴涨。据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从216日到222日,7天内多晶硅出厂均价自13万元/吨涨到13.7万元/吨,周涨幅达5.38%

对此,张明认为,促成上周多晶硅上涨的最大利好来自于中美两国的双反调查,这给处于寒冬的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一缕曙光。有市场分析显示,经过去年四季度的去库存之后,市场上流通的光伏产品减少。加上美国双反造成国内大部分多晶硅的生产企业停减产,多晶硅产能过剩问题得到部分解决。

生意社分析师袁婷认为多晶硅后市价格将会继续上涨,但具体上涨情况业界说法各异,最终价格估计不会高于20万元/吨,之后将在很长一段时间保持稳定。

                                                            (来源:证券时报)

 

多晶硅双反不成立或象征性征收

 

2012年,中国最大的四家多晶硅企业--江苏中能、赛维LDK、洛阳中硅及重庆大全共同发起针对美欧韩的进口多晶硅反倾销申请。此前,内部时间表确定的初裁和终裁时间点分别是220620。然后根据上海证券报的报道,由于流程上的原因,商务部220不会出台初裁结果,预计要到3月底前才正式公布初裁结果,最迟则在710之前出台终裁结果。

中国商务部延迟公布初裁结果理由是因为春节假期部分流程未走完,这一理由过于牵强,商务部投鼠忌器才是背后主因。中国对从美欧韩进口的多晶硅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将会无疑增加光伏产品成本,并积压组件制造领域的经济空间。快速做出初裁结果,对以多晶硅为原材料的电池和组件厂商造成的危害远超过给少数多晶硅企业带来的好处,商务部可谓夹着尾巴做人,进退两难。电池片价格在2012年下降了约22%,这使得很多中国企业很难接受原材料多晶硅的上涨,此外,全球光伏产品依然过剩,中国电池及组件企业很难通过提高售价来弥补多晶硅价格上涨。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政府不愿让多晶硅双反成立,或仅可能象征性的征收少量关税。

目前,多晶硅售价低于企业成本价,连保利协鑫这样规模和成本最具优势的大企业在2012年也巨额亏损,上半年亏损3.3亿港元。201212月,多晶硅的现价甚至达到16美元/公斤,而国内做得最好的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等大厂,成本也在18美元/公斤左右,大多数多晶硅企业的成本在30美元/公斤以上。所以,对海外多晶硅实施双反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通过限制海外进口数量来提升价格才是所有多晶硅企业乐见其成的。很多多晶硅企业认为,对从美欧韩进口的多晶硅征收40%左右的高额关税,不会影响中国多晶硅的供应量,事实如此但却会提高多晶硅售价,让电池片、组件厂商痛苦不已。  美欧韩向中国低价出售多晶硅与中国向美国和欧洲低价出售电池片原理类似,如果说美韩欧是在倾销,而不是其自身的生产成本决定的,则中国也是在倾销,中国企业在申诉时强调的成本优势便在狡辩。在市场经济下,任何国家很难去判断倾销是否成立,只要你自身产品需求能够满足本国需要,可以用任何借口将海外产品挡在门外,美国和欧洲对华电池片和组件双反就是如此。美国和欧洲提高中国光伏产品进入门槛,并没有对其产生多大负面影响,反观中国,为何我们完全可以提高多晶硅进入门槛,却犹豫不决?还是生产实力和成本问题,自己愚蠢就别怪别人太聪明。

多晶硅初始投入高,中国企业建厂时间短,尚未收回投资额,很难与海外老牌企业相抗衡,虽然作为一个行业,但实际仍正常运行的企业不超过十家,这给中国政府出了一个大难题,即名为保护中国幼稚的新兴产业,实际上仅为使得少量企业受益,显然不符合整个光伏企业的实际利益诉求。而如果真正的只考虑下游企业的呼声,中国多晶硅行业有可能全军覆没,也不符合企业自身利益,此时的多晶硅双反横竖都对中国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象征性征收税率的可能性很大。  多晶硅双反与其说是在保护本国产业,不如说是在报复性地回击欧洲即将公布的对华光伏双反初裁,而且,中国对欧美韩多晶硅终裁时间被人为推后很有可能根据欧洲对华双反情况伺机而动,变相给欧盟施加压力。在中国不具备技术和成本优势的背景下,即便欧盟公布较高税率,中国商务部也不敢出台同样严厉的制裁措施,因为届时中国光伏产业前进道路被堵死,政府又怎能断其后路!

技术和成本是硬道理,没有核心技术,有没有道理企业都会在贸易斗争中吃亏,中国企业还是聚焦自身,从自身出发,自身硬朗才能抵御外部冲击。

                                                       (来源:solarF阳光网)

 

 

 

 

 

 

 

 

 

 

 

 

 

━━━━━━━━━━━━━━━━━━━━━━━━━━━━━━━━━━━━━━━━━━━━━━━━━━━━━━━━━━━━━━━━━━━

报:省商务厅公平贸易局,朱建华副市长,市政府办公室

送:市商务局

发:氟硅外贸预警领导小组成员,各相关单位

━━━━━━━━━━━━━━━━━━━━━━━━━━━━━━━━━━━━━━━━

编辑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衢州市支会、衢州市国际商会

地址:西区白云中大道3717                                       网址:www.qzccpit.org

电话:0570-83566170570-8021017                                     传真:0570-3030000

衢州市化工产品对外贸易预警办公室 中国国际商会衢州商会 版权所有

地址:衢州市西区白云中大道37号市级机关综合大楼 电话:0570-8358589   8021016

备案号:浙ICP备13026204号 访问量:8211947 管理登录
技术支持:方大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