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中国水运报记者从广州市港务局获悉,首艘中国制造全碳纤维高速客轮“海珠湾”即将在春节后投入琶洲港澳客运码头至香港机场航线营运。据介绍,“海珠湾”船体线型优美,船长42.8米,型宽10.8米,可载客260人,其碳纤维船壳是使用一次真空成型技术制造而成,设计航速超过37节,采用喷水式推进。与传统铝合金船相比,“海珠湾”号可节省30%以上燃油,它的重量更轻、强度更高、航速更快。
据悉,“海珠湾”号由珠江船务下属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建造,碳纤维高速客船制造技术不同于传统的钢材船,船体真空平板导流一次性成型是其技术核心,技术难度高,对作业环境要求高。
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在引进挪威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碳纤维复合材料船体整体真空成型技术,增加自主研发的新型桅杆等元素,改善提高舾装效果,填补了国内40米以上碳纤维船舶整船建造的技术空白。
青岛海口路跨风河大桥采用了上海石化48K大丝束碳纤维筋,该桥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首座应用大丝束碳纤维索锚体系的桥梁工程,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应用打开新局面。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世界上首次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冬奥会火炬“飞扬”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2022年初,中国石化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生产的碳纤维成功应用于广州地铁18号线“湾区蓝”高速列车。2022年末,上海临港全新一代中运量2号线(T2线)氢动力数字轨道胶轮电车全线试运营,上海石化碳纤维成功应用于该车车头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