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共奋进 携手铸“菲”凡——华友钴业与中国恩菲深化战略合作,共建共赢!
发布者:华友钴业 时间:2022-08-25 来源: 点击:1598 次
“十年来,中国恩菲与华友钴业秉承着同样的初心使命,心怀着对于国家和行业的发展责任,携手共进,实现高技术、高质量发展。”中国恩菲总经理刘诚在上个月举行的华友衢州产业园建设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如是讲到。诚如刘诚总经理所说,作为“有色矿冶国家队”,中国恩菲以国家战略为指引,在“双循环”格局下,全力打造有色矿冶国家队,绿色环保排头兵,新兴产业创新者;华友钴业作为世界新能源锂电材料绿色制造一体化的领先企业,以“创造客户价值 引领产业发展”为使命,致力推动绿色发展、创造人类更加美好未来。双方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合作基石,在推动彼此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感“恩”共奋进 ,携手铸“菲”凡。▲7月29日,华友衢州产业园建设十周年大会在衢州召开。华友钴业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诚、集团董事长陈雪华携双方高管团队共同见证签约。
自2011年华友钴业携手中国恩菲在衢州启动年产1万吨钴新材料项目建设以来,双方基于共同的目标和深度互信,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镍钴锂等资源开发、有色冶炼、电池材料、回收利用等锂电材料产业领域的工程服务项目、试验研究与技术研发、资源综合利用与智能化建设等业务领域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业务合作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十年磨一剑,铸就新辉煌。四省通衢地,十年携手行。
华友钴业与中国恩菲渊源悠久、情深义固,在华友衢州产业园区10多个项目的深入合作中,共同打造了诸多具有影响力的经典工程,使“中国技术”实现了高质量应用。双方联合申报了3 项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其中两项荣获有色金属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先后共同完成1万吨钴新材料项目建设、国内首台套氧压浸出装置——氧压浸出冶炼装置建成落地、5万吨高镍型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等镍钴冶炼项目的建设……中国恩菲为华友新能源锂电事业的长足进步、产业升级提供了智慧强大的支撑和技术支持,已经成为华友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之一。
在上个月举行的华友衢州产业园建设十周年大会上,大会对华友衢州产业园建设十周年“十大友好合作单位”进行了赠牌。集团董事长陈雪华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赠牌。作为全球钴新材料重要产业基地的华友衢州产业园,将以打造“结构最优、效益最好、保障最强”的产业园区为目标,愿与恩菲在十年合作的基础上,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跨向新的高度而不懈努力。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晶女士(右五)代表恩菲接受集团董事长陈雪华赠牌。
“中国恩菲是我国有色矿冶行业技术引领者,具备专业全面、水平突出、底蕴深厚的设计团队,在技术创新方面屡摘硕果。”印尼华越镍钴湿法项目一位负责人介绍道,经过多方面考察,加上之前有华友衢州项目的成功实践,华越将项目主厂区设计全权委托恩菲公司。
华越项目采用的工艺具有高温高压高酸的特点,技术难度大、成熟经验少。恩菲凭借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圆满完成设计任务,并在华越SCM矿山长距离运输管道等多个项目中配合良好,不断推进双方深度的合作。
一路走来,恩菲公司为华越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支持,是华越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战略伙伴。在后续项目建设过程中,华越仍将充分信任恩菲的技术能力、借助恩菲的技术优势,与恩菲在战略互信、携手共赢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壮美广西,未来可期。友谊笃定,续写“菲”凡!
为了充分发挥公司在资源开发、一体化布局等方面的优势,抢抓锂金属行业市场机遇,实现锂盐业务板块一体化布局,巩固公司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的地位,在此背景下,广西华友锂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作为华友的老朋友、好伙伴的恩菲这次又承担起了广西华友5万吨电池级锂盐项目工程设计工作,涵盖了项目可研、工艺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建设期现场技术服务等内容。
在时间不等人、空间不等人抢抓发展机遇的大背景下,恩菲设计院经常加班加点、不厌其烦地多次修改项目可研、总图、工艺图纸等,目前已经完成了项目可研、PFD图、总图等工作。同时恩菲设计院结合自身多年的工程设计经验、借鉴国内外锂盐项目的先进工艺、先进技术、先进理念、先进方法植入项目中,力争将广西锂盐项目打造成行业中的标杆项目。
以心相交,成其久远。以“锂”为媒,携手奋进。在“十年任务 五年完成”的宏伟进程上,在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绿水青山美好家园的共同价值追求中,华友感谢恩菲风雨路上的一路同行,感恩顺逆境中的荣辱与共。在“合作共建 共赢未来”理念的引领下,华友愿与恩菲一道,感“恩”共奋进 ,携手铸“菲”凡,创造属于彼此更加波澜壮阔的未来。
感“恩”共奋进 携手铸“菲”凡
十余年硕果累累已是见证
在集团成立二十周年的关键年份里
华友愿与恩菲继续深化战略合作
历久弥坚金不换,继往开来续华章
以期在”十年任务 五年完成“的重要节点上
推动更多突破性进展 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
实现彼此新的更大跨越和更高质量的发展